2024-03-06 来源:北京华厦民众眼科
忙碌一整天,终于又到了最爽时间,关灯进被窝拿起手机,开启快乐的睡前时光。但这种快乐的健康隐患之一就是,青光眼!但是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
01、年轻人群患有青光眼比例增多
青光眼(glaucoma)是一组以特征性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4】。根据相关资料表述,随着中国老年人口占比不断上升,预计在2020至2050年,中国POA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病例数将增加58.25%,PACG(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数将增加73.33%【1】。
青光眼大多伴随眼压升高,但眼压升高并不一定是青光眼。统计学概念上,正常人的眼压范围是10mmHg-21mmHg(均数上下浮动2*标准差),可是个体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曾经很多人认为青光眼是老年病,根据《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资料表明:青光眼患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2】。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超负荷用眼,青光眼在年轻人中发病率越来越高。尤其在昏暗的灯光下,为了看清物体瞳孔会自然张大,挤压虹膜后影响房水流出,继而导致眼压升高,视物模糊。另外,劳累、压力大、情绪波动等都会影响中枢神经的调节,到时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
02、自测你离青光眼有多远
青光眼发病大多数是慢性、隐匿的,早期诊断困难。同时,由于大量患者疾病意识不足,很多青光眼患者初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有资料调查显示:发展中国家未及时诊断率可达90%【2】。
一部分青光眼(原发性)与眼球结构先天发育异常有关,另一部分青光眼(继发性)由其他外部原因引起,不管是先天性还是继发性早发现、早治疗才不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青光眼简单自查方法:
1、交替遮盖一只眼睛,对另一眼的清晰度和视物范围进行检查。
2、使用双手食指交替按压眼球,感觉一下眼球的软硬度:
·如果像嘴唇一样柔软,那么眼压偏低;
·如果像鼻尖一样硬,那么眼压可能正常;
·如果像额头一样硬,那么眼压有可能高了。
自查方法只是初步粗略判断,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胀痛、头痛、恶心、夜行不便、虹视等,还是应尽早就医做进一步诊断。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业务院长杨付合表示以下患者要注意保护眼睛并定期检查【3】:
01.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
02.有不良生活习惯、体检发现眼压高的人
03.近视进行性发展、尤其是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
04.一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的患者
05.年纪较大、眼部曾受过外伤
06.有全身疾病需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
07.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是青光眼发病高危人群
08.经常出现眼睛胀痛、雾视(看东西像透过磨砂玻璃)、虹视(有异常的颜色变化)
09.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患者
03、良好的用眼习惯远离青光眼
青光眼也算是一个常见的眼疾了,如果已经确诊青光眼或者在早期阶段,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01日常警惕青光眼
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
如果感觉眼睛胀,最好去医院检查是否眼压升高;
高度近视和青光眼有较高相关性;
避免黑暗处看电子产品;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眼胀和视力下降,要警惕青光眼。
02有青光眼症状要定期随访
如果出现视野缩小,眼部疼痛,头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排除是否为青光眼造成的,定期检查眼压、眼底、视野范围等。
青光眼视力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视野缺损,发展过程大多缓慢且隐匿:
1.局限性或弥漫性视敏度下降
2.视野旁中心暗点
3.视野弓形暗点(多个旁中心暗点扩大融合)
4.视野环形暗点(上下方弓形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
5.周边视野向心收缩,鼻侧偏盲
6.仅存5°-10°中心管状视野,颞侧视岛
03确诊青光眼要积极治疗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完全治愈青光眼的方法,但及早治疗可保留现有视力。早期可使用降眼压药物;如果病情严重,激光和手术治疗都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眼病之一,它所造成的视功能丧失是不可逆的。北京华厦民众眼科医院提醒: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注意眼睛健康状况,别让青光眼阻挡你欣赏美丽世界。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遵照医生诊断。本站文章仅供用于学习、研究;不用于商业用途。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参考资料:
【1】檀宸, 侯煜, 乔云圣, 等. 年龄与原发性青光眼发病因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眼科杂志, 2022. 58(12) : 1106-1110. DOI: 10.3760/cma.j.cn112142-20220616-00297.
【2】青光眼综合防治管理白皮书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D%92%E5%85%89%E7%9C%BC%E7%BB%BC%E5%90%88%E9%98%B2%E6%B2%BB%E7%AE%A1%E7%90%86%E7%99%BD%E7%9A%AE%E4%B9%A6/63058430?fr=ge_ala
【3】人民网:世界青光眼日:警惕致盲不可逆 五类人群更易罹患青光眼--健康·生活--人民网 (people.com.cn)